“一带一路”是借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基本理念的国家级顶层经济合作倡议💛。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2017年5月🥌,我们国家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做了开幕致辞,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和内涵。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并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合作计划🕛。高校也积极参与其中,近几年先后成立了“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等合作平台,举办了一系列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和研讨会↙️,设立了一批专门的研究机构。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称《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国积极行动🤞🏻、共创美好未来八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人类社会是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逐渐融合中发展的📍👰🏻,融合的过程是以交流沟通🔸、互通有无🔯、贸易往来、互惠互利为基础的🏌🏻,古代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融合的一条纽带。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和科技的发展,人类融合的进程大大加快。在人类融合的过程中👷🏻,也曾发生过不少的冲突和用船坚炮利解决冲突的腥风血雨👭🏼,以及在这种条件下带来的不公平不平等。但从整个历史看👕,更长时间和更多情况下的融合是和平的🏊🏿♂️、友善的和互惠的。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以公平贸易为基础的友善🏋🏻♀️、和平之路。古代丝绸之路所体现的“善意、互惠、平等🚵🏿♀️、包容、友谊、和平”的“丝路精神”🍊🏄🏼,在经济、科技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推进人类向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进程中尤显珍贵🌵🧚🏽♀️。笔者理解🧑🦽➡️,这也是借助“古代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用现在概括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推进全球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逐步融入了全球体系,未来中国的发展🐷,更是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全面统筹促进国内各领域改革发展的引导,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融入全球体系的重要引擎👷🏼♂️。《愿景与行动》发布后,国内各地区、各部门都在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调整中👩🏿⚖️,将此作为重要的引领,不但是与“一带一路”联系密切的18个省市区👂🏻,其他地区也都积极参与其中💪🏿。
因此,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相关国家为重点🚵🏻♀️🚬,同时采取开放性,是中国全方位深度融入全球体系的一个重要引擎➕🪧。
“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上世纪下半叶,世界经济总体上实现了较快增长。但进入新世纪后𓀀,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严峻挑战。从经济方面看,投资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上升🛂,金融风险增大🧑🏽🚀,发展不平衡加剧,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有效性降低等𓀔。从非经济方面看🚭,地区动荡持续,战乱和冲突不断发生,恐怖主义🤤🤛🏿、难民移民大规模流动等,这些问题的积聚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同时,新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受阻。经济全球化能够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5️⃣,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单个国家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只有通过更多国家参与的政策协调☝🏽,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三大原则”和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内容”,有助于激活区域内发展的潜力🕤,提高发展的效率,实现区域的繁荣🚓。这不但会促进相关国家的发展,也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力量,并为全球经济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完善进行新探索、提供新经验🤺。这符合当今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基本价值观和共同追求。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新形势下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推进经济全球化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是为逐步走向“世界大同”提供的中国智慧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致开幕词时讲到🕯,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𓀈、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从近期看,“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三大原则”和“五通内容”🤦🏿♂️,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为重点的推进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是一致的。在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的推进过程中,通过对接各国政策和协调联动,可以实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从长期看,随着区域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就有可能推动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不断扩大和多个共同体的逐步融合,就是人类发展逐步走向一体化的必然过程。这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也符合世界多元文化所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中国已经与一些相关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水电站、天然气管线❤️、油气管道🤒、跨界桥梁、输电线路、光缆传输系统等方面的一些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近几年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明显增长,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展。
“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的合作倡议,在推进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协调的问题有许多,也会遇到一些挑战。从参加合作的国家看🙆🏽,不少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还不到位,大多数国家还没有把这项倡议与自己国家的发展规划密切结合起来,政策协调尚需做更多的工作🎅🏽。“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并不限于沿线国家,从目前看🌏,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减少他们的疑虑🤹🏼♂️,还需一些时日👋🏿。就国内来说,统筹好“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内改革发展🙇,平衡好国内投资与对外投资的关系𓀙,需要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协调🚣。目前,部门🐸、地区和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但在项目选择👩🏻🦼➡️、项目评估🫒,风险控制、效果评价等方面做得不够细致,需要高度重视和加以改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也在不断增加🏃🏻♂️,“一带一路”就是我们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一个重要象征💶。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是我们未来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作为“一带一路”的研究机构,在理论支持和现实引导方面应该作出努力。
在资金融通方面,一是如何扩展融资的渠道和优化融资的方式🧑🏿🏫,使双边和多边合作相结合,贸易融资、项目融资🛠🤱🏿、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多方式相协调🫱。二是如何扩大资金的来源,因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需求很大,需要加快资本市场的开放,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如推进国内企业和相关国家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人民币和外币债券筹集资金💂🏻♂️,引导各国主权基金、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重点项目建设等☝🏻🤏🏿。
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方面,需要加强货币政策协调👨🏻⚖️,扩大合作国家双边本币互换和结算的范围与规模,建立稳定货币体系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合作机制🧙♂️,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置的制度安排等🛶。
在合作机制方面,要研究如何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的引领作用,如何做好新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与现有多边合作机制的协调等🧑🎨🛀🏼。
总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理论研究及时跟进。研究机构应该把“一带一路”的研究与世界经济发展和国内改革发展的研究结合起来,加强国别分析和趋势分析❓,加强项目评估和统计分析🖼🖖,加强经验总结和协同研究,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更多更加切合实际的建议👡。